(首席记者 周远)清晨6点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,开往苏州工业园区的跨市通勤高铁已经座无虚席;上午10点的张江科学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,来自宁波、无锡的科研团队正在联合攻关;下午3点的嘉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,沪苏浙三地环保执法人员开展联合巡查;晚上8点的南通通州湾新出海口,上海港航标处的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智能导航系统——这些跨域协同的日常场景,正在重塑长三角地区的时空格局。
■ 规划同图:空间重构的顶层设计
• 2025年协同成果:
- 跨省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3867公里
- 产业链供需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2%
- 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覆盖事项达528项
• 创新实践:
▶ 青浦-吴江-嘉善"规划一张图"试点
上海神女论坛 ▶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"跨省域管委会"
▶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基金
■ 产业同链:创新生态的系统集成
• 产业协同数据:
- 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137项
-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破万亿
-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890万台
上海龙凤419官网 • 典型案例:
▶ 上海张江-苏州BioBAY双核联动
▶ 杭州数字安防+上海AI技术融合
▶ 合肥量子信息-上海超算中心合作
■ 民生同享:公共服务的无缝衔接
• 惠民成效:
- 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医疗机构达5689家
- 跨区域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实现全覆盖
上海水磨外卖工作室 - 文旅一卡通覆盖景区287个
• 特色项目:
▶ "轨道上的都市圈"一小时通勤网
▶ 长三角信用就医"信用免押"服务
▶ 跨省市河长制联合办公室
"都市圈发展正在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反应",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上海大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达3.8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升6.2个百分点,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。
(全文共计4215字,含309组区域数据、67个合作案例、43位权威访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