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报长三角观察组 联合报道】清晨6:30,昆山花桥的跨城地铁载满前往上海陆家嘴的金融从业者;上午10:00,嘉兴的智能工厂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准时输送零部件;下午3:00,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数据实时传输至张江实验室——这三个时空片段,记录着2025年上海都市圈的深度融合图景。
■ 都市圈建设关键指标(2025年6月)
1. 交通网络:
- 轨道交通互联里程达850公里
- 省界断头路清零
- 自动驾驶跨城测试线路开通
2. 产业协同:
√ 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入驻企业5.6万家
上海龙凤千花1314 √ 联合攻关核心技术217项
√ 共建产业园区39个
3. 民生共享:
☆ 138家医院检验结果互认
☆ 异地养老床位预约量年增45%
☆ 跨区域学区联盟覆盖200所学校
■ 三大协同示范区进展
上海龙凤419会所 【青浦-吴江-嘉善示范区】
•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
• 水乡客厅项目集聚86家科研机构
• 生态监测数据实时共享
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】
→ 商务区日均跨城通勤12万人次
→ "空中丝绸之路"数字贸易港启用
→ 长三角商会总部基地落户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【环太湖科创圈】
★ 联合实验室达32个
★ 技术交易额突破800亿元
★ 设立20亿元协同创新基金
■ 市民体验实录(采访苏州居民李雯)
"现在去上海华山医院看病,挂号费和报销比例跟本地一样,女儿在嘉定上班,通勤时间比去苏州市区还短。"
国家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司长王凯指出:"上海都市圈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地理。"2025年的长三角,以上海为龙头的"钻石型"城市群,正以全球视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本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