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时光标本:老城厢的最后七十二家房客】

⏱ 2025-07-19 18:14 🔖 阿拉爱上海 📢0

上海品茶论坛
乔家路弄堂的斑驳砖墙上,铅笔画的儿童身高刻度与拆迁编号相互重叠。72岁的周阿婆仍保持着每日擦拭铜门环的习惯,她家传的八仙桌抽屉里,珍藏着1958年的粮票和2024年的数字人民币红包。"这里每个门洞都是一部微缩上海史",正在做口述历史的民俗学者说。最令人动容的是公共厨房里的"共享菜谱"——宁波阿婆的醉蟹配方旁,贴着安徽阿姨的毛豆腐做法,这种味道的融合已持续三代人。随着旧改推进,居民们自发建立了"记忆银行",将门牌、煤球炉等物品数字化存档。城市规划专家评价:"老城厢的消失不是终点,而是城市记忆新的存储方式"...
end
上海龙凤419足疗按摩